斷食排毒、防癌? 專家揭「潛藏風險」:恐傷細胞、心理與免疫系統
2025/05/11 20:00:00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斷食是一種古老且在現代愈來愈受歡迎的另類飲食方法,許多人相信有助於排毒並抑制癌細胞生長,但從前文的敘述,我們也可以知道斷食不僅無法餓死癌細胞,還可能迫使癌細胞在能源斷絕的情況下,發展出更厲害的搶能源工具,或是更扭曲的異常能量代謝型態來滋養惡性癌細胞存活下來,甚至提前誘導出癌幹細胞活性,增加轉移風險。

斷食前先了解 細胞不喜歡大起大落的能量挑戰

長時間或高頻率斷食更可能傷害體細胞,人體有兩種細胞特別易感於糖能源斷絕的情況,分別是腦神經細胞和紅血球細胞。兩者皆僅依賴葡萄糖做為唯一主要能量原料,當個體斷食進入深度飢餓狀態時,不平衡能量代謝的會轉向誘導酮體生成,雖然兩種細胞均能夠使用酮體之替代能源,唯血酮酸過多會造成酮酸中毒與尿酮,可能早一步毒死體細胞,或削弱其抗癌的作戰力,例如降低免疫作戰力等。

人體細胞偏好健康生理性穩定平衡,不喜歡大起大落的極端環境挑戰,斷食造成的能量短缺,會刺激細胞不得不改變原本的產能機制,反而可能提高致癌風險。一舉兩失的斷食方式,需要三思不可行。

長時間斷食 恐加重氧化壓力、傷細胞抗癌力

可能誘發癌症的毒物分為兩類,一種是外來的毒物,例如PM2.5、食品毒物、塑化劑、病菌病毒、污水、空污、輻射等,都會危害細胞,產生病變。另一種毒物源自身體內在的氧化壓力,有氧呼吸產生的自由基攻擊DNA,導致細胞突變成為癌細胞。

要解毒,首先要做好防禦,減少毒物進入身體,人體原本就有排毒機制,例如多喝水就有助排毒,多攝取纖維也可以加速清除結腸內的有毒物質。只要斷食超過6小時,細胞活性就會下降,代謝路徑開始發生變化,斷食會誘導身體進入飢餓狀態,為了生存,啟動燃燒體脂肪的機制,把儲備的能量拿來用,產能過程中可能造成更多氧化壓力,傷害主體細胞。如果癌症病人斷食,導致血糖過低、身體虛弱,不但無益於排毒,更對抗不了癌細胞。

斷食排毒效果尚無明確證據 恐營養失衡、削弱免疫力

雖然有一些研究表明斷食可能通過自噬作用和減少發炎反應來排毒並抑制癌細胞生長,但這些結論尚未在大型臨床試驗中得到充分驗證。長期或過度斷食可能導致營養不良,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營養不足會削弱免疫系統,使身體更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襲,這與預防癌症的目標相悖。

此外,斷食可能導致血糖水平不穩定,影響整體健康。我們身體已具備肝臟和腎臟的自然排毒系統,能夠有效處理和排除體內的有害物質,目前沒有充分證據表明斷食能夠顯著增強這些器官的排毒功能。

靠斷食排毒防癌? 恐傷心理與免疫系統

斷食可能對一些人造成心理壓力,特別是有飲食失調史的人,或許會引發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進而影響整體健康,或是削弱免疫系統,使身體更難以對抗癌細胞。

綜合來說,若以斷食做為一種健康策略,有其潛在的風險,長期或不當的斷食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因此,對於希望透過斷食來排毒和防癌的人,應該在專業醫療建議下進行,以確保安全和有效。

本文來源:《精準營養與肺癌治療》,天下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吃4類藥又想採「間歇性斷食」要注意!可影響藥物吸收 還會傷胃

斷食、少量多餐都沒用! 減重專家用親身經歷「2信念」帶你告別復胖噩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0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